帖子详情

为什么我不建议家境一般男女首次置业买郊区

51235268房产楼市

全部回帖
-无名小卒-:
原因只有一个:若你首套房买在郊区,在没有足够资金支持你在市区买二套的话,你要置换到市区,非常困难。这个困难是情感上和面子上的困难。要把郊区的山清水秀花园小区电梯洋房换到市区楼梯掉皮破楼,你愿意,你老公是否愿意,双方父母是否会给压力。有同事跟我说,她真想为双胞胎儿女买学位房,但是在萝岗住的太舒服了。市区能买得起的房子简直看都不想看,更别提住进去了。公婆又强烈反对,老人家没办法爬楼梯。云云。你的孩子你能心甘情愿吃苦,不代表别人也能。
查看原文
很同意。
2016/09/12回复
有些问题讨论着讨论着就变了味道,其实我开贴的主要意图是建议那些还没有置业的年轻男女,可先考虑好自己的教育观,分析好市区和郊区利弊。给条件的年轻人建议,但是并不是说。在市区就万岁,孩子肯定有出息,在郊区的孩子就不行,读书肯定落后没有竞争力,不是这样的。对于已经置业的父母,我都是要抱着祝福的态度。既然选择了,自然有自己的道理。但是如果说在市区住有什么优越感,从居住环境来说,真心觉得住的憋屈,但是能看到孩子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物,心里才有了安慰。外部条件只是辅助。父母的教育才是最重要的,这个跟郊区市区没有关系,资源就像是一种工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重视教育的父母,若能善用丰富的资源,孩子会学到的更多而已。我相信很多在场的妈妈们都是一样的,我们住的都是老破小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优越感,如果我住的是珠城的电梯楼,再谈什么市区好,估计不会受人待见。
2016/09/12回复
住在萝岗的妈妈冒个泡~~~
现在萝岗的小学压力也好大,学校抓得紧。暑假想给娃见识见识,报了某著名培训机构,飞车过去40分钟(16.8公里,主要原因塞车),娃在车上听听歌、唐诗什么的,时间也不觉得太浪费。
培训机构大比例是越秀天河的娃,差距还是有,越秀的娃坐的特别端正,和老师互动也很好。但是和这些家长聊起来,感觉学校掐尖的情况是很明显的,这些娃基本也是尖子。有个妈妈,天河某著名小学(非华师、华景、华阳,但妈网也很推崇的一个小学),听到我们期末考试低于90分5人,低于80分2人后表示诧异,他们班上说是低于70分还有好几个,整体感觉,生源一样参差不齐,考分更加参差不齐。
想想我们小学的老师,一个一个学生在那里狠抓,虽然吐槽。。。还是有点感动的。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圈,作为科学城工作一族,上班5分钟,暴雨不怕淹车,高峰不怕堵车,各类场所停车基本免费,周边图书馆少年宫麻雀虽小,也够我们一个小学生阅读。大广州市区的各类设施,作为广州市民,反正不是天天去,周末开个车逛逛还是没所谓路途的。各位亲,科学城至省博物馆,毕竟都没有20公里。

不过,老城区有老城区的味道,老广州相信有很多感情在内,至于具体的买房,各花入个眼,各家各情况了。

开个玩笑,我们这帮靠读书进入广州的新广州人,有几个是在广州学区一路读上来的呢?能给孩子好点当然更好,牺牲自己的生活也很悲催。
2016/09/12回复
zhengxyly:
我就说了番禺这十年房价涨幅远远落后,这是事实。我没有说番禺其他一句不好,你自己在这酸起来,我看到玻璃心碎一地
查看原文
哎呦,还玻璃心,又给我扣帽子,总是优越感爆棚说话,这样真好吗
2016/09/12回复
chliu31chliu3145楼
我都是靠读书进入广州的新广州人,开始没钱买了花都毛坯(一直没有住过,在市区租房),今年终于置换在市区了。我选择的最大原因就是离夫妻上班近,不想花太多的时间在路途上,我认为这个真的很幸福(个人想法)。至于学位,我没钱买第一阶梯的,反正一般的公立就可以了,想着自己累点就累点啦。
2016/09/12回复
还是比较同意楼主的~
2016/09/12回复
chliu31:
我都是靠读书进入广州的新广州人,开始没钱买了花都毛坯(一直没有住过,在市区租房),今年终于置换在市区了。我选择的最大原因就是离夫妻上班近,不想花太多的时间在路途上,我认为这个真的很幸福(个人想法)。至于学位,我没钱买第一阶梯的,反正一般的公立就可以了,想着自己累点就累点啦。
查看原文
是呀,路途远真心顶不顺
2016/09/12回复
其实番禺也有很多免费学特长的机会。 番禺也有好的教育。 图书馆再大说得好像他能看完一样
2016/09/12回复
-无名小卒-:
医院不是每天都去,但是偶尔一个大病,因为路途遥远或许会倒在路途上。如果您和父母住一起就更有感触,父母年纪大了,如果路途遥远,如果有个病痛你得请假送他们上医院,隔三差五请假真的很耽误工作,如果在家附近他们自己就能步行过去会不会更省心?如果是家人有住院的,您就能在家煲汤煮饭端过去,会不会比吃医院饭堂更有营养,等等。其实这些也只有用得上的时候才会觉得好用。当然了郊区有郊区的好,空气好,人少舒畅。对于没有孩子,父母尚年轻的男女来说,住郊区的幸福指数会更高。
查看原文
我只想说你的心也操得太大了。郊区没医院吗?也是,大病起来得大医院住走廊才叫气派。而且我想问:市区所谓的设施你一周会去几次?图书馆省博物馆的。现在有句广告不是说:高铁拉近了你与我的距离吗?地铁其实也一样的。再说,有私家车也一样的。追求不同,我也不想操那份心还开贴说什么
2016/09/12回复
-无名小卒-:
医院不是每天都去,但是偶尔一个大病,因为路途遥远或许会倒在路途上。如果您和父母住一起就更有感触,父母年纪大了,如果路途遥远,如果有个病痛你得请假送他们上医院,隔三差五请假真的很耽误工作,如果在家附近他们自己就能步行过去会不会更省心?如果是家人有住院的,您就能在家煲汤煮饭端过去,会不会比吃医院饭堂更有营养,等等。其实这些也只有用得上的时候才会觉得好用。当然了郊区有郊区的好,空气好,人少舒畅。对于没有孩子,父母尚年轻的男女来说,住郊区的幸福指数会更高。
查看原文
小病小医院很多就不说啦,萝岗现在好歹也还有个岭南医院,然后开发区医院和黄埔医院也都比较近啦。关键是,考虑到人口密度,人均床位数市区郊区一样悲催。
2016/09/12回复
雨余1981:
什么叫一般情况啊,所谓的一般情况不过是你自己以为的罢了,行业不同差距很大的,每个人看到的不过是自己的圈子罢了。萝岗这边一直被人诟病的是工厂多污染大,这说明了企业是非常多的,企业多在这边工作很正常啊。我们专业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萝岗工作,这个无非是产业集中的问题。假如是金融行业的,肯定是珠江新城工作多,在珠城工作确实没必要住郊区,同样在郊区工作的也没啥必要住城区。交通上浪费很多时间会把人弄的很累。至于学位啥的,真的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有人为了娃的学位怎么都要住市区,牺牲时间啊空间啊都在所不惜,但是并不妨碍有的父母觉得就近就是最好的,这个说不上谁好谁不好,这个是每个父母关注点不同罢了。至于图书馆啊,儿童公园啊,除非就住在旁边,否则至多也是一周去一次的频率,一周一次的频率去哪里都可以啊,还有说是市区,实际天河到海珠也并不近,考虑塞车就更头痛。至于图书馆的藏书量多少,我能说目前萝岗的图书量我家娃都看不完。更不用说我家经常在当当买书,自己买的童书都要看很久。
查看原文
您好,如果住在郊区也能一周一次的频率去市区也是非常拼命的,为您点赞。但是根据我身边很多同事朋友,他们也想周末都去市区,但是实在是没有体力。萝岗图书馆,对于自家孩子来说,确实也够看的,但是这是个基数的问题,更多的时候人所获得信息是很局限的,需要一个更大的环境,让您知道自己原本不知道的。广州图书馆和少儿馆不定期都有一些大型活动开阔眼界,让您知道最新的育儿书籍,育儿观念和动态,不仅仅是借书。

在市区,地铁公交非常方便,基本上不用自己开车。因为市区停车非常困难,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基本上都有地铁和公交吗,就算没有,滴滴出行也很方便。所以很多人很难坚持每周出门,一是家里实在住的舒服,阳光好,空气对流,外面阳光猛烈,没出门的动力。 二是 市区交通拥堵,出一趟门感觉去了长途旅行一样身心疲惫   

为什么住市区的人要常常出门活动,因为家里实在太憋屈了,没办法一天在家里呆,周末必须出去,这逼着他们要到处走,也只有走动了,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都能搜集到更多的信息。
2016/09/12回复
-无名小卒-:
医院不是每天都去,但是偶尔一个大病,因为路途遥远或许会倒在路途上。如果您和父母住一起就更有感触,父母年纪大了,如果路途遥远,如果有个病痛你得请假送他们上医院,隔三差五请假真的很耽误工作,如果在家附近他们自己就能步行过去会不会更省心?如果是家人有住院的,您就能在家煲汤煮饭端过去,会不会比吃医院饭堂更有营养,等等。其实这些也只有用得上的时候才会觉得好用。当然了郊区有郊区的好,空气好,人少舒畅。对于没有孩子,父母尚年轻的男女来说,住郊区的幸福指数会更高。
查看原文
还有,在市区见得人和事多?肯定的,你看小北各色人种,见多了确实能长见识。英语起码可以多蹦哒几句,练习口语的好机会呢😏
2016/09/12回复
我是被这句笑喷的,因为家里实在太憋屈了~~~~
2016/09/12回复
朗朗猪BB:
我只想说你的心也操得太大了。郊区没医院吗?也是,大病起来得大医院住走廊才叫气派。而且我想问:市区所谓的设施你一周会去几次?图书馆省博物馆的。现在有句广告不是说:高铁拉近了你与我的距离吗?地铁其实也一样的。再说,有私家车也一样的。追求不同,我也不想操那份心还开贴说什么
查看原文
我是提提我的看法和亲身感受。并没有指名道姓说谁谁买了郊区我感到非常不妥当是不是?
我说的这些也请辩证的听吧,任何话说出来都有适用性的问题,在适用范围内是对的,在另一个范围,可能就变成错的了,也请您辩证的看吧。

事事无绝对,要把一个命题说的天衣无缝我想是没有可能的。您提出的反对意见有道理。我虚心听取。
2016/09/12回复
天蝎1981:
小病小医院很多就不说啦,萝岗现在好歹也还有个岭南医院,然后开发区医院和黄埔医院也都比较近啦。关键是,考虑到人口密度,人均床位数市区郊区一样悲催。
查看原文
您说的在理。我同意。
2016/09/12回复
-无名小卒-:
您说的在理。我同意。
查看原文
哈哈,我是经历过住市区,工作在花都,怕了。所以工作在科学城立刻住了过去。如果在天河越秀工作就肯定会就近老破小了。上下班两三个小时是一场噩梦,相比较周末带娃几十公里还是小菜。
2016/09/12回复
WSS2013WSS201357楼
学习一下
2016/09/12回复
确实有这种现象存在。我们只是普通人,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得不参杂一些世俗的看法,这些世俗虽然有不好的一面,但是也是为人父母为孩子选择朋友圈的一种方式。
例如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和读书成绩好的孩子做朋友,我们可能都觉得父母好世俗,现在我们回头看看,班上混的好的大多都不是当年读书成绩好的同学。但是到我们自己做父母了也依然是希望能尽量规避一些风险。
2016/09/12回复
-无名小卒-:
您好,如果住在郊区也能一周一次的频率去市区也是非常拼命的,为您点赞。但是根据我身边很多同事朋友,他们也想周末都去市区,但是实在是没有体力。萝岗图书馆,对于自家孩子来说,确实也够看的,但是这是个基数的问题,更多的时候人所获得信息是很局限的,需要一个更大的环境,让您知道自己原本不知道的。广州图书馆和少儿馆不定期都有一些大型活动开阔眼界,让您知道最新的育儿书籍,育儿观念和动态,不仅仅是借书。在市区,地铁公交非常方便,基本上不用自己开车。因为市区停车非常困难,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基本上都有地铁和公交吗,就算没有,滴滴出行也很方便。所以很多人很难坚持每周出门,一是家里实在住的舒服,阳光好,空气对流,外面阳光猛烈,没出门的动力。 二是 市区交通拥堵,出一趟门感觉去了长途旅行一样身心疲惫   为什么住市区的人要常常出门活动,因为家里实在太憋屈了,没办法一天在家里呆,周末必须出去,这逼着他们要到处走,也只有走动了,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都能搜集到更多的信息。
查看原文
住近郊,每天来市区上班25分钟。珠城图书馆每周借2本书,趁午饭后的时间走过去。
另外周末近郊人民去爬山,去公园,去根本不知道路名的地方吃农家乐。不是每个郊区人都在葛优躺的。
城区老破小各种方便是方便,就是住的有点憋屈,暗厕暗厨这一点已经很难接受。
不过说到人脉,市区各种高大上我们近郊人高攀不起。。。
2016/09/12回复
猜你喜欢

社保只有3年半没广州房票了,去增城买还是办入户?

250W预算是要选择市区的老破小还是郊区?

我该放弃越秀的省级名校转战番禺民校吗?

家庭教育or学校教育?为迁户口而纠结...

我来回答一下吧,在广州上班到底能不能住佛山?

广州十年,买房比较后悔的地方,供人当反面教材

热点推荐

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泉州太好逛了

美团生活超市买野好抵 益力多才6蚊

开始大降价?有新盘打五折大甩卖

这个地方的海鲜一条街 真的太壮观了!

日本核污水排放大海 还敢吃海鲜么?

佛山出发自驾9天 终于抵达珠穆朗玛峰

30多岁老公出轨 离婚真的可以吗?

坐动车那么多年 首次知道有卧代二等座

假如婚姻只有10年期限 你会不会续期?

广州斯凯奇粉丝内购会 全场低至2折

满是瓷器的福州博物馆 人好冷清!

这只大龙虾吃的好过瘾 足足4斤好弹牙

海珠创意园里拍拍照 人少又出片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