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有一个穴位,小孩子一定要慎灸!

49312婴幼育儿

足三里是艾灸保健中首选的养生大穴,在治疗各类疾病中不是主穴就是配穴,常常少不了足三里。

不过,也有人说是孩子不能艾灸足三里,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类经图翼》说:“小儿忌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反生疾,”

《谢锡亮灸法》:日本泽田健说“小儿灸三里,会妨碍成长。 ”

《医宗金览》:小儿忌灸(三里穴)恐眼目不明


浅析:人生20岁前是一个人一生的春天,20~40岁是夏天,40~60岁是秋天,60~80岁是冬天“之说。因为足三里理中府之气,有引气下行的作用,艾灸此穴会引气下行;但小孩子成长发育期是处在人生的春天,其气主生发,不宜压抑,影响生长发育,故有此说。




但是,请看但是:

中医需要辨证论治,《类经图翼》告诉我们正常情况下小孩不宜灸足三里。现在的小孩很多由于常吃各种寒凉之物,出现体内寒湿气重,导致脾胃虚弱,这种情况下适当灸足三里也未尝不可,但要首选脾腧、胃腧、中脘穴位代替足三里。

有人反问我说:小孩子是纯阳之体,自身有很强的调整和恢复能力,一般根本没必要艾灸,为何你一直推荐小孩子艾灸呢?

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小孩子不是纯阳之体,而是稚阳之体!什么叫稚阳之体呢?意思是,阳气很强,但是极其不稳定,很容易受环境破坏,所以小孩子才容易生病!

如果小孩子,一直很健康,无病无灾,那么,从不艾灸也无不可!

但是,事实是,小孩子往往多病多灾,这时很多父母动不动就给孩子打针吃药,这就不好了,很多小毛病,其实灸一灸完全可以解决!而且艾灸对小孩子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

这么好的方法,我当然要多多给大家推荐!

结论:

1、正常情况下,小孩最好不灸足三里,不该把足三里作为日常保健穴位。

2、如果是小儿“食积伤胃诸证”,“用足三里向下消导之效”,适当艾灸是可以的,但不宜多灸。

3、如果小儿先天脾胃虚弱,那就应该首选艾灸脾俞、胃俞、中脘穴之类。



小儿艾灸原则


小儿艾灸穴位在于精:小儿多为纯阳之体,阳气充足,艾灸重在补阳。因此小儿艾灸穴位不在多而在精,不要像大人一样把全身灸一遍,一是没必要,二是有可能扰乱原本气血状况,选取主要穴位点艾灸即可。


小儿艾灸时间:手持艾条悬灸的话每个穴位3至5分钟即可,年龄越小,时间越不宜长,若用随身灸的话,时间可以延长至2倍。




年龄小的孩子,不建议用艾灸仪器,温度无法控制,孩子也说不清楚。建议如下图所示,

手持艾条悬灸,操作者食指、中指分开在穴位两侧,用手指来感知温度,这样才不会烫伤孩子。





小儿艾灸常用穴位



小儿常用穴位:小儿的肺为娇脏,容易出现肺炎、咳嗽感冒等症;脾胃功能也比较弱,常出现呕吐腹泻问题。所以小儿艾灸保健可以侧重肺和脾胃的调理,常用穴位有:大椎、肺腧、身柱、脾腧、胃腧、中脘、神阙。小孩艾灸这些穴位可以调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1、身柱1身柱穴是儿童治百病的穴位。

身柱穴在背部第三胸椎(肩背正中央最高脊椎骨下第三个椎骨)棘突下,取穴时,使孩子自然正坐平肩,略向前低头,在第三胸椎下陷中取之。




2身柱灸之可通阳理气、祛风退热、清心宁神、降逆止咳和调理脾胃、促进疲劳恢复的作用,是临床健全神经系统、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和小儿诸症的灸治主穴。

对于后背经常冷、痛,后背单薄,经常容易伤风感冒,容易见风流泪,就单一个身柱穴,每次10来分钟,可以解决他的问题。



我们常用于:婴儿消化不良、吐乳、小儿泄泻、腹胀食欲不振、精神委靡、夜不安神、夜啼、感冒、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肺结核、哮喘、惊风、发育不良等

2、神阙1神阙就是肚脐眼,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气出入的门户。艾灸神阙可以调理一切虚损,虚弱的症状。对于先天后天不足的孩子,艾灸神阙是非常有效舒适的保健方法。

小孩要保持肚脐不要受凉,肚脐受凉会引起腹痛。因为这里是生命的原动力。



2

我们给孩子灸肚脐,尤其是脾胃不好的小孩,你摸上去他肚脐这边有许多咕噜的、不清爽,还有就是肚脐这边就一层皮,底下是没有肉肉的。这就是脾特别虚的孩子,我们经常保暖肚脐经常灸一灸。

古代对于夜尿、神气弱、怕黑、容易受到惊吓的孩子可以将盐放在肚脐里垫上姜片,用艾去灸。还有些拉肚子便秘、疳积的小孩都可以用灸肚脐的方法。我们现在可以悬灸肚脐,来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治疗保健。


3、公孙1公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别走阳明。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脾为后天之母,此穴是脾经联络各脏的穴位,艾灸此穴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积化痞,去湿温阳改善虚寒,虚弱的体质。

它是八脉交会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络穴。现在的孩子容易吃的太多,太杂,造成脾的气容易瘀滞,一个星期1-2次灸公孙穴,使得脾经的气血比较充盈,补益脾胃,消积化脾的作用比较好。




2尤其是那些不爱吃饭的小孩或者吃完容易腹胀、好咳嗽的孩子,家长可以灸也可以用手去推这个穴位,从脚趾往脚跟的方向去推,去搓的热热的。这个穴位对改善孩子脾虚、食积有非常好的作用。

艾灸有个好处,穴位不用特别精确,它本身就是灸一片区域,只要不离开经络,叫“离穴不离经”,它都起作用。并且公孙穴是个大穴,是个非常重要的穴位。

2017/03/20
全部回帖
足三里小儿是不宜灸的。
2017/03/20回复
猜你喜欢

小儿脾虚竟然有那么多的危害?(附推拿手法)

史上最全的健脾祛湿的方法大全。亲身验证效果。

儿童艾灸详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请务必仔细阅读!

二胎妈妈也来说说自己母乳期间乳腺炎的经历和处理方法

小儿发热的原因、处理方法(食疗艾灸小儿推拿)及防护要点(视频)28和41楼有退烧病例

小儿推拿穴位详解《小儿对证推拿》(广州小儿推拿育儿保健讲座)今日又添加新穴位

热点推荐

终于登上广州之巅小蛮腰 没抢到消费券都舍不得

坐公交去东莞看北魏特展 金子好多!

分享淘宝的一个新功能 可以AI换装试衣服

广州小众遛娃地推荐 青少年科技馆

求告知 中山八现在有秋款捡漏吗?

秋李养生霸王花响螺汤 汤水很清甜

永旺十元均一开波!这样买更划算​

简单脆鲩骨炒尖椒 鲜香美味好下饭

对婚姻心灰意冷 老婆总是打击冷落我

到田园农庄试试碌鹅 价格不比酒楼便

假期有没有喝喜酒 粤西酒席大家觉得点

龙门温德姆杠杠滴 泡温泉还能远眺山景

逛宝墨园睇飘色赏游船 活动好丰富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