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8 | 浏览: 5120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 其他 ]

学生为什么怕数学

  [复制链接]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110 
经验值
122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有家长问我,初中和小学的数学有什么不同,其实前面我都已经提到过:小学是机械操作,通过不断重复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一类题的做法,类似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偷”;初中则是一个过渡:由被动学习过渡到主动(高中)学习。所以我会从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去分析。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110 
经验值
122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本帖最后由 realmyzeng 于 2013-9-13 21:15 编辑

先从教材开始讲一下吧,初一的内容其实是在小学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提炼,数系的范围在慢慢扩大。小学的学习顺序是:自然数 ——小数——分数,而初中的顺序是:有理数——实数——字母——代数式,但是无论哪种顺序,四则混合运算始终贯彻在当中,因此,刚上初中的孩子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把单项式和多项式想象成数字,然后再套上小学的数理关系,熟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应该很容易就能够掌握。初一上学期最大的难点在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很多学生在小学时基础打不好,而且很少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到相关知识(我接触过一个初三的学生,居然连打折都不会的,无语了),因此对于九大类的应用题望而却步。奉劝各位家长,现在去菜市场或者超市,可以把孩子带上,让他计算一些跟销售、利润、打折有关的数,这样学生才不会学得太辛苦。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110 
经验值
122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本帖最后由 realmyzeng 于 2013-11-3 16:20 编辑

又到了中段考的时候了,特别提醒一下初一的新生。初一上学期的前半段是一个过渡期,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期中考成绩或者测验判断学生是否适应了初中生活。如果成绩能够保持在85分或以上(不单数学一科,其他语文、英语、政治也要看),那么基本能够说明孩子已经平稳过渡了。如果成绩在及格边缘的话,这时候可以考虑报一下补习班。因为本学期后半段的重点是在应用题,而学习老师在教程安排下,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分类讲解的(应用题分成九大类型),因此需要课外补习老师的适当补充和加强。另外,趁着现在把应用题补充完整,也可以为下学期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的应用题做铺垫。数学是一门连贯性非常强的工具学科,初一第一学期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希望各位初一的家长重视一下。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110 
经验值
122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本帖最后由 realmyzeng 于 2014-1-13 22:13 编辑

            又到寒假假期了,很多家长问我,寒假需不需要补习,我还是重新一句,有需要的才去补,不要跟风而为,因为补多了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如果厌学了,反而得不偿失。一般来说,真正要在寒假补数学的就是初三和高一两级。因为初三要冲刺了,而高一是因为必修一的扩展太多,在学校里老师根本没时间进行梳理,而趁着寒假进行梳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下学期的必修五里,数列的延展性跟函数是一样强的,如果不想堆积在一起,寒假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消化的机会。           但是,今年有个年级是特别需要补数学的,就是初二级。为什么特别提醒初二的学生要注意呢,原因有两个:一、这个学期学习的因式分解共有7种方法,除了初三才学的万能公式法和配方法,其他的应该在本学期全部掌握,但是现在的课本里面只有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另外的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连提都未提到(为了所谓的减负全部删减了,可惜中考高考还是要用到) ,因此需要学生在寒假时补充一下;二、因为现在的初二级刚刚好是人教版更换教材的一届,新教材把一次函数的内容换成了分式计算和分式应用题,那么有很大的可能性是下学期会把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放在一齐学习。函数在中考和高考中,占的比例都超过50%,因此,函数学不好,影响的不单只是中考,连高考都不能幸免。因此,我建议各位初二的同学可以报读一下预习班,为后面学习几种基本初等函数做好铺垫。如果不想报班的同学,可以向现在初三的学生借他们初二的旧书自己进行预习,以下为预习的顺序,大家可以参照一下:

shunx.jpg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110 
经验值
122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本帖最后由 realmyzeng 于 2014-7-12 20:16 编辑

回复 yueliang之上 的帖子

数学是工具学科,就如学习语文,我们首先要有本字典,这个字典就是学习语文的工具,而数学则是学习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的“字典”。很多学生说数学没什么实用价值,特别是高中数学,现实生活中谁会用到幂函数、数列之类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学习数学更多的是为锻炼你的逻辑思维,你的逻辑思维理顺了,才能为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110 
经验值
122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本帖最后由 realmyzeng 于 2014-7-30 09:06 编辑

上次也因为有人打广告被封贴,现在重申,本帖只是教学交流用,请勿打广告,O(∩_∩)O谢谢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110 
经验值
122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有家长问我如何教好差生,我这里先明确一点,单就学科老师而言,没有所谓的差生和好生之分,只有感兴趣和不感兴趣之分。所以要让一个学生学好,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提高对这科目的兴趣。像物理老师,他可以通过各种实验来实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特别是电学和力学,我看到他每次课都在做实验,学生学的也开心,基本上他的学生只要是肯学的,物理保持在80上没问题。而数学相对就难一点(我们没那么多实验),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解决某些现实问题来提升他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应用题,这招特别有效,有些肯思考的学生,甚至会举一反三,把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都解决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110 
经验值
122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本帖最后由 realmyzeng 于 2014-9-11 12:16 编辑

回复 Caelyn妈 的帖子

这位妈妈做的非常好,第一、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不是补习社,而是家庭,如果家庭教育出问题,孩子很可能就会成为“问题儿童”。初中阶段是儿童的第三个重要的成长期,所以这时候家长的关心、陪伴尤为重要。遗憾的是,这个阶段也是很多家长事业的冲刺期,往往导致很多家长疏忽了孩子,工作忙就成了很多家长的借口。其实,我一直想建议各位忙碌的家长,父母最好每天都能和孩子一起进餐(不一定要陪做作业),因为很多时候,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是在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第二、这位妈妈不是单纯的教孩子怎么解题,而是通过分享(这是一种美德),去讨论,这样既可以拓展孩子的思维方向,也可以避免孩子对家长产生依赖性,同时能够养成孩子善思和分享的良好习惯。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110 
经验值
1225  
注册时间
2008-2-27 
回复 天使仔 的帖子

因为不知道你的孩子是哪所学校的,所以只能泛泛的谈一下。初一上学期的内容都是比较机械的计算多,只要小学基础不差的同学都能够掌握。真正的难点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上,因为现在的小学教材在应用题方面跟初中教材是脱节的,学生可能联系不了前后的关系。很多学校11月4、5日就会期中考,如果你的孩子是重点中学的学生,那你可以参考他们期中考的成绩,看看她对初一的学习适应得如何;如果是一般的学校,你就要通过她平时的月考、作业去观察她是否跟的上进度,一旦发现跟不上或者理解不了就要注意了。一元一次应用题分成九大类,如果学校老师有进行分类讲解,而你孩子掌握不错的,那就不用考虑补习什么的;如果老师没有分类讲,那你可以利用寒假去报个小班进行梳理一下,既可以复习梳理,也可以为下学期的二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题做个铺 垫。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110 
经验值
1225  
注册时间
2008-2-27 
回复 gz1970 的帖子

被发现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110 
经验值
1225  
注册时间
2008-2-27 
回复 zgl19761976 的帖子

我上次留发私信给你的,不过貌似连私信也被禁止了,所以如果你有需要,还是站内先加好友吧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110 
经验值
122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本帖最后由 realmyzeng 于 2017-5-10 22:17 编辑

又被删除发言了?能不能够请版主置顶一个帖子,列出具体哪些词语是禁止出现的呢?辛辛苦苦回复了帖子,直接就删了,比较郁闷啊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110 
经验值
1225  
注册时间
2008-2-27 
回复 zoe1978 的帖子

不知道你问的是初中还是高中,如果是初中的话,按难易程度分,最简单是阳光学评,然后到轻巧夺冠,再到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启东跟这个差不多),勤学早相对难点,要看你孩子的情况定,如果是培优要求的,那就是学而思的教材都可以。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110 
经验值
122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本帖最后由 realmyzeng 于 2018-10-23 21:22 编辑

回复 zoe1978 的帖子

小学阶段一般都是黄冈小状元和小学生学习报,不过 我建议多买些口算之类的练习 ,先把计算能力培养出来 ,其次就是数理关系要清晰,不过这需要专业老师引导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学生为什么怕数学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