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7 | 浏览: 12540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面对孩子必备宝典: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选载) ...

[复制链接]

Rank: 11Rank: 11

帖子
256 
经验值
1145  
注册时间
2006-5-8 
BB生日
2003-10-24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06-5-20 14:3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好奇是成长的原动力。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发现都与科学家小时候好奇心强密切相关。 愿意思考、喜欢探索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每个健康的孩子都会这么做的。对许多家长来说,孩子的问题是许多欢乐和烦恼的源头。那么,如何面对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孩子?善意的谎言或者是支支吾吾的解释?其实都不必要。本书作者辑纳了孩子最常提出的一百多个问题,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回答,并请专家进行了分析和点评,无疑是一本父母必备的“问题宝典”。

序言

  贝尔奖获得者、美籍犹太人赫伯特·市朗成名之后回忆说:“小的时候,我的祖父常常问我,为什么今天与其他日子不同呢?他总是让我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出理由,然后让我自己知道为什么。我的整个童年时代,父母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于理。我以为,这一点是犹太人的教育比其他人略胜一筹的地方。

  在美国,有位犹太女性杰丝卡,她是以色列人,开朗大方,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她丈夫是美国一家公司驻以色列的代表,经常在以色列与美国之间往来;杰丝卡自己则带着儿子阿莱克斯在美国生活,独立承担了抚育孩子的重任。

  一天,阿莱克斯从幼儿园的接送车上回到家,正和人聊天的杰丝卡马上迎了上去,陪他一起走进了房间。进门之后,杰丝卡问阿莱克斯:“今天你提问了吗?”阿莱克斯连连点头。“那么,你都问了些什么呢?”杰丝卡继续问他。阿莱克斯开始复述他今天一天中所提的问题,有的是问幼儿园老师的,有的是问同班小朋友的……问题千奇百怪:为什么有的蚂蚁会有翅膀?为什么树叶有红的也有绿的?为什么牛奶不能换你的饼干……一天竟然问了三十七个问题!杰丝卡满意地点了点头。

  原来,每个犹太人在很小的时候,几乎都会被长辈提问。杰丝卡小时候,她爸爸就常问他,为什么人每天都要吃饭,而饭都跑到哪里去了呢?最初,她对此是一无所知,常常是红着脸或者咬着嘴唇不说话。但是爸爸没有责备她,而是让她每天都问别人十个她不懂的问题;如果没有人回答她,就自己去找出答案。从那以后,杰丝卡觉得日子的确不一样了,因为每天都是新鲜的……

  相比于犹太人,中国的传统观念却认为,缠着父母问这问那的孩子是惹人讨厌的。父母可能会对跟在父母后喋喋不休的孩子大加训斥,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也常常是敷衍了事。

  然而这是错误的。

  好奇是成长的原动力。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发现都与科学家小时候好奇心强密切相关。例如:水沸腾时将壶盖顶起来的现象,就引起了少年瓦特的好奇,这才有了日后的蒸汽机,才有了工业革命的迅猛进程。这种例子在科学史上数不胜数。

  愿意思考、喜欢探索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每个健康的孩子都会这么做的。但是,有些孩子渐渐地对事物探索的兴趣减少了,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们不爱学习、马马虎虎,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恐怕与父母对孩子的提问采用错误的回答方式有关。

  一个孩子刚刚学会说话,刚刚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时,常常会问一些大人看似很“傻”问题:天空为什么是蓝的?树叶为什么是绿的?……对此,你会怎样回答?也许你会说,这些问题孩子理解起来太难了,因而不屑于回答;而有些父母由于工作、家务太忙会感到精力疲乏,当孩子不停地向他们问为什么时,就常用不耐烦的口吻对孩子说:“别烦妈妈(爸爸)了,自己玩一会儿。我忙着呢!”更多的父母常常会敷衍了事,随随便便给个答案。可是,你是否意识到,当一个孩子提出的问题总得不到及时、确切、合理的解释时,他就会慢慢丧失提问的欲望——因而也丧失了一个成长的最好时机。

  因此,当孩子提问时,我们首先应持鼓励的态度,回答时要尽可能地及时、简明、准确、浅显易懂。一般的孩子对事物往往是从具体的、自身的、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的。因此,要想给宝宝讲清一个问题,回答时就要从孩子的年龄、理解能力、提问的出发点考虑,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情景)而异。

  一个6岁的孩子在公园里玩耍时,面对盛开的鲜花,她忽然问妈妈:“人为什么不开花结果呀?”“你就是爸爸、妈妈结的果呀。”妈妈机智地回答了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同时,也揭示了一切动物、生物的共性。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孩子的问题可能很多、很杂,年轻的父母常常会觉得防不胜防,所以,我们准备了这本小册子。希望书中辑纳的101个问题和答案以及生发开来的300余个问题和答案能为你提供一些参考。

  愿每个孩子的疑问都能得到父母及时、确切、合理的解释。相信做到了这一点,每个孩子都能获得这一成长的好时机,而我们同样相信,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也能在这一问一答的交流中很好地发展。

  愿每位父母都能笑着面对自己的孩子。

 

[此帖子已被 羊宝宝 在 2006-05-20 14:41:43 编辑过]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937 
经验值
3360  
注册时间
2008-6-3 
BB生日
2006-04-14
留印
可妈

初 三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帖子
363 
经验值
1312  
注册时间
2008-10-21 
BB生日
2008-00-07
好东西!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529 
经验值
2843  
注册时间
2007-1-2 
辛苦楼主了,谢谢!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帖子
4321 
经验值
16669  
注册时间
2007-4-13 
太好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帖子
422 
经验值
2365  
注册时间
2009-2-23 
Re:面对孩子必备宝典: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选载)
好帖!
阳光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帖子
512 
经验值
2477  
注册时间
2008-5-14 
BB生日
2004-12-01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帖子
77 
经验值
345  
注册时间
2006-6-9 
BB生日
2007-03-02

Re:面对孩子必备宝典: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选载)

记下了,谢谢!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帖子
88 
经验值
544  
注册时间
2006-1-3 
BB生日
2005-11-28

Re:面对孩子必备宝典: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选载)

再谢谢


Rank: 11Rank: 11

帖子
256 
经验值
1145  
注册时间
2006-5-8 
BB生日
2003-10-24

Re:面对孩子必备宝典: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选载)

为什么奶奶的牙可以拿下来?

4岁的蓝蓝下午跟爸爸妈妈到奶奶家吃饭,吃完饭后蓝蓝看到奶奶把牙拿了下来,感觉很惊奇,于是回家后偷偷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奶奶的牙可以拿下来呢?”

  为什么叔叔有一颗闪闪发光的牙?

  为什么爷爷的头发可以摘下来?

  孩子的眼睛是清澈的,他们常常能注意到大人无法发现的一些问题,然后向父母“发难”。其实,这些时刻往往是亲子沟通和培养孩子身心发展的好机会。上面的问题就很好,父母可以趁此机会,让孩子注意对牙齿的保养。

  还有,小孩子看到大人把假牙拿下来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最好是不要吓着他们,而是耐心地给予回答。

  “奶奶小时候贪吃,也不刷牙,所以年龄大了之后牙齿坏了,不能吃东西,只好用假牙。”

  这种回答乍一看挺符合道理,但是实际上,这样回答的父母却忘了使用假牙的是自己的长辈,这种口吻容易让孩子觉得父母也不尊重长辈,实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每天成长的,所以,父母务必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不良观点和不良习惯的种子。

  “那是假牙。人年纪大了以后,身体和牙齿比较容易坏。所以就用假的牙齿,来咀嚼东西。但是假牙和真牙比起来,非常不舒服,也不如真牙结实耐用。不信,你去问问奶奶是不是这样!所以,小时候,不要吃太多甜食。睡前、饭后要好好地刷牙、漱口,如此一来,就不需要这么早就使用假牙。从小就注意保养牙齿,那么即使到奶奶的年纪时,也不需要使用假牙。一旦出现蛀牙,就很麻烦了。最好尽快地接受治疗。”

  这种回答首先给了孩子一种答复,然后进行分析(此间还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最后给出建议,是一种回答孩子较好的方式。

  父母需要记住,每次回答都是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一个促进亲子沟通的机会,这样的回答方式和口吻,有益于父母更好地表达。

[此帖子已被 羊宝宝 在 2006-06-17 12:14:05 编辑过]

Rank: 11Rank: 11

帖子
256 
经验值
1145  
注册时间
2006-5-8 
BB生日
2003-10-24

Re:面对孩子必备宝典: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选载)

我的血管为什么是紫色的?

3岁的宇宇洗完澡后,看到自己手臂上的血管,一边指给妈妈看一边问:“妈妈,你快看,为什么这是紫色的呢?”

  我的头发为什么是黑色的?

  我的嘴唇为什么是红色的?

  三四岁的孩子眼里到处充满着好奇。他们面前的世界和自身都给了他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这时候他们最容易提出一些关于自身的问题,而能提出问题的这一时期也正是他们的思维发展最快的时候。所以,父母要给予耐心回答,不会回答的,也要注意与孩子交流的方式。

  “这个嘛,是血管,也就是我们的血流经的通道,就像下水道里面的水一样。”

  其实,对于3岁的小孩子而言,要向他说明下水道中的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孩子是不太容易了解的。比喻本来是向孩子解释问题的一种好方法,但是要注意比喻必须是通俗易懂的。这种比喻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年龄与相应的认知力,他们或者不理解,或者继续进行追问。

  “本来就是紫色的啊,你问这么多干什么?”

  这种简单式的回答是最易打消孩子积极性的回答,这样的话,孩子的问题会越来越少,最终阻碍孩子的身心成长。

  “我们的身体里有很多的血。这些血把各种营养还有氧气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去,同时呢,把身体的一些垃圾运走,那些带着垃圾的血液颜色当然不好看了,呈现暗红色,透过表皮来看,就是紫色。你真不错,还能注意到这个问题呢!”

  这种回答方式就比较好,一方面科学地解释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又夸奖了孩子,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肯定。孩子在父母的这些鼓励下,会拥有更大的求知欲,从而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此帖子已被 羊宝宝 在 2006-06-17 12:13:23 编辑过]

Rank: 11Rank: 11

帖子
256 
经验值
1145  
注册时间
2006-5-8 
BB生日
2003-10-24

Re:面对孩子必备宝典: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选载)

眼睛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3岁的小雯比较内向,很怕生。有一天,她家来了很多的木工,帮忙装修房间。看到这些木工,小雯非常害羞。因此,尽可能不露面,躲了起来。可是,无论如何,一天之中也要和这些工人见到数次。这时,小雯想,最终的解决方法就是和工人碰面时,站着不动,把眼睛闭起来。这时,工人就会不见了。妈妈不理解她的想法,就问道:

  “像你这么做,工人叔叔还是会看到你呀!”

  小雯回答道:“可是,我闭上眼睛,叔叔就不在了呀!”

  妈妈于是向小雯解释:“雯雯,眼睛闭上以后工人叔叔还是站在你的眼前,只是你看不到了而已。”

  “那眼睛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小雯有些疑惑了。

  人为什么要长嘴巴呢?

  鼻子都有什么用呢?

  也许,会有好多妈妈认为,这么做似乎太过孩子气,以自己的感觉为主,认为感觉不到的就等于没有。但是在笔者看来,四五岁的孩子对自身的想法都是正常的,甚至都是值得鼓励的。

  其实在孩子问问题的同时,父母也可以反问孩子问题,让他们有机会思考。这时,你会很意外地发现以前从未曾发觉过的孩子的另外一面。

  反问孩子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想到正确的答案。有时候,孩子会有很多非同一般的想法,令人感到佩服。

  “我不是给你讲了吗?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你怎么老是不明白呢!”

  在与孩子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最忌态度粗暴。有的时候,孩子不明白只是因为他们与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或者说还不成熟,因此父母务必耐心。

  “你这是唯心主义,眼睛闭上东西还在,他是一直存在的,不是说你一闭上眼睛就消失了。”

  父母与孩子之间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施爱者与受爱者,而不是辩论者,因此,父母不能与孩子“理论”——他还是个孩子,只有未知的世界和一些体验,并没有多少的理论知识。

  “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闭上眼睛就看不到了,但是东西还在。不过你还可以想想,眼睛还能用来做什么啊?”

  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做游戏的方式,告诉孩子眼睛的用途。父母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到了眼睛的作用,纠正了孩子的错误认识,同时,父母还对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进行了鼓励,让孩子举一反三,了解到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此帖子已被 羊宝宝 在 2006-06-17 12:12:35 编辑过]

Rank: 11Rank: 11

帖子
256 
经验值
1145  
注册时间
2006-5-8 
BB生日
2003-10-24

Re:面对孩子必备宝典: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选载)

为什么不可以光屁股?

 最近,佩佩上厕所的时候总是离得大老远就早早地褪下裤子,一路光着小屁股跑进卫生间。而有时候佩佩还喜欢突然脱掉自己的小裤子,光着小屁股在客厅里扭来扭去。

  于是在一次洗澡的时候,妈妈指着佩佩的身上说:“宝宝,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常神秘的地方,而那个地方是不能随便让别人看的,得好好地藏起来。”

  “那为什么这里是神秘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看呢?”佩佩不解地问。

  为什么非要穿衣服啊?

  我为什么不能露“小弟弟”?

  性在孩子眼里是很纯洁的,他们脑子里没有那么多的禁忌,但是,作为家庭性教育者,父母就必须担负起这个教育的义务。

  “告诉你不能让别人看,你就不要让别人看!”

  这些粗暴的强制性教育只能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对于性伦理的形成没有什么益处。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每个人都有,只是大家都觉得不该让别人看到这里,大家都这样做,于是就形成了习惯。”

  伦理本是大家都遵守的一种习惯,因此,从“大家都这样”入手,让孩子比较自觉的形成一种性的禁忌习惯,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

[此帖子已被 羊宝宝 在 2006-06-17 12:09:09 编辑过]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面对孩子必备宝典: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选载)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