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3 | 浏览: 20334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0Rank: 20

帖子
6013 
经验值
33738  
注册时间
2006-3-3 
BB生日
0000-06-00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07-9-27 21:1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有道是: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

我就不多言了,我很喜欢玄学,虽然学滴实在不咋样,呵呵

有篇“心相篇”,说得真的很好,姐妹们细细品味,会发现真的颇有道理。

正文:




宋·陈希夷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出纳不公平,难得儿孙长育;语言多反复,应知心腹无依。消沮闭藏,必是奸贪之辈;披肝露胆,决为英杰之人。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兼子贵;才偏性执,不遭大祸必奇穷。转眼无情,贫寒夭促;时谈念旧,富贵期颐。重富欺贫,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慈幼,必能裕后光前。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

小富小贵易盈,前程有限;大富大贵不动,厚福无疆。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公平正直,虽无子息死为神。开口说轻生,临大节决然规避;逢人称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处大事不辞劳怨,堪为桥梁之材;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与物难堪,不测亡身还害子;待人有地,无端福禄更延年。迷花恋酒,阃中妻妾参商;利己损人,膝下儿孙悖逆。贱买田园,决生败子;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聪明子语言木訥优容,享安康且膺封诰。患难中能守者,若读书可作朝廷柱石之臣;安乐中若忘者,纵低才岂非金榜青云之客?鄙吝勤劳,亦有大富小康之别,宜观其量;奢侈靡丽,宁无奇人浪子之分,必视其才。弗以见小为守成,惹祸破家难免;莫认惜福为悭吝,轻财仗义尽多。处事迟而不急,大器晚成;己机决而能藏,高才早发。

有能吝教,己无成子亦无成;见过隐规,身可托家亦可托。知足与自满不同,一则矜而受灾,一则谦而获福;大才与见才自别,一则诞而多败,一则实而有成。忮求念胜,图名利,到底逊人;恻隐心多,遇艰难,中途获救。不分德怨,料难至乎遐年;较量锱铢,岂足期乎大受?过刚者图谋易就,灾伤岂保全元;太柔者作事难成,平福亦能安受。

乐处生悲,一生辛苦;怒时反笑,至老奸邪。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功归人而过归己,侭堪救患扶灾。处家孝悌无亏,簪缨奕世;与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曲意周全知有后;任情激搏必凶亡。易变脸,薄福之人奚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好与人争,滋培浅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积厚而事业能伸。少年飞扬浮动,颜子之限难过;壮岁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喜怒不择轻重,一事无成;笑骂不审是非,知交断绝。济急拯危,亦有时乎贫乏,福自天来;解纷排难,恐亦涉乎囹圄,神必佑之。饿死岂在纹描,抛衣撒饭;瘟亡不由运数,获罪于天。甘受人欺,有子自然大发;常思退步,一身终得安闲。举止不失其常,非贵亦须大富,寿可知矣;喜怒不形于色,成名还立大功,奸亦有之。无事失措仓皇,光如闪电;有难怡然不动,安若泰山。积功累仁,百年必报;大出小入,数世其昌。

人事可凭,天道不爽。如何餐刀饮剑?君子刚愎自用,小人行险侥幸。如何投河自缢?男人才短蹈危,女子气盛见逼。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如何凶灾恶死?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如何暴疾而殁?色欲空虚。如何毒疮而终?肥甘凝腻。如何老后无嗣?性情孤洁。如何盛年丧子?心地欺瞒。如何多遭火盗?刻剥民财。如何时犯官府?调停失当。何知端揆首辅?常怀济物之心。何知拜将封侯?独挟盖世之气。何知玉堂金马?动容清丽。何知建牙拥节?气概凌霄。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胆薄。何知明经教职?志近行拘。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何知秀而不实?盖谓自贤兼短行。

  若论妇人,先须静默;从来淑女,不贵才能。有威严,当膺一品之封;少修饰,准掌万金之重。多言好胜,纵然有嗣必伤身;尽孝廉慈,不特助夫还旺子。贫苦中毫无怨詈,两国褒封;富贵时常惜衣粮,满堂荣庆。奴婢成群,定是宽宏待下;资财盈筐,决然勤俭持家。悍妇多因性妒,老后无归;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为甚欺夫?显然淫行。缘何无子?暗里伤人。

  合观前论,历试无差;勉教后来,犹期善变。信乎骨格步位,相辅而行;允矣血气精神,由之而显。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帖子
280 
经验值
1845  
注册时间
2007-3-6 
BB生日
2008-11-01
拜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帖子
263 
经验值
1598  
注册时间
2006-1-11 
好帖.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帖子
372 
经验值
2481  
注册时间
2006-6-2 
拜读完毕!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帖子
2269 
经验值
131818  
注册时间
2004-11-8 
BB生日
2000-01-01
看完了,感谢
kathy

六年级

Rank: 10

帖子
141 
经验值
642  
注册时间
2006-12-28 
楼主好厉害呀,发这么多,太长了,帮你顶一个吧。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帖子
2352 
经验值
11802  
注册时间
2007-8-4 
BB生日
2006-11-08

Rank: 20Rank: 20

帖子
7102 
经验值
37706  
注册时间
2006-8-15 
BB生日
2006-10-13
看到我有点晕。不好意思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帖子
12162 
经验值
73060  
注册时间
2006-4-10 

兜兜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

帖子
9259 
经验值
49536  
注册时间
2007-6-25 
BB生日
2009-03-12
太多了,又看不懂!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帖子
22086 
经验值
119172  
注册时间
2006-11-3 
古文简洁。
vvy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337 
经验值
2700  
注册时间
2007-8-24 
收藏。
今人之不习古文,故无缘文化精华。
汗。

Rank: 20Rank: 20

帖子
6013 
经验值
33738  
注册时间
2006-3-3 
BB生日
0000-06-00
65   合观前论,历试无差;勉教后来,犹期善变。

    以下几句话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是陈抟对前面诸多议论的概括和总结。他说:以上论述,历经试用,无不应验。劝勉后来者,最重要的是知权达变,活学活用。

    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这是做学问的道理,也是《易经》的法则。大道至简,这是就事物的理体而言,在具体的象用上则是变化无边,捕捉不定。相法谈的只是原则,具体到相术运用则有千差万别。相随心转,心动相变,更何况人相骨格也随着时代在变。只会守株待兔,不能犹期善变,是没有办法学相的。

Rank: 20Rank: 20

帖子
6013 
经验值
33738  
注册时间
2006-3-3 
BB生日
0000-06-00
66、信乎骨格步位,相辅而行;允矣血气精神,由之而显。

    这句话讲的是骨格部位、血气精神之间的关系。骨格与部位相辅相成,气色与精神互为表里,这是确信无疑的。

    请注意“骨格”与“骨骼”不同。相学中的骨格和解剖学的骨骼不是一个概念。解剖学上说,人生下来有214块骨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融合成204块,构成人体的骨骼系统。相学的骨格多指颜面上有数的几块骨头,要看它的势态、走向,所以又叫骨相。盲人善用揣骨法(也叫摸骨),摸摸头顶、颧骨、下巴、手腕、肘肩几处主要的骨头,就能知道你一生命运的大概走向。


    人的骨骼如同山上的石头,高山峻岭都是因其石而著名。山体中如果没有岩石作支柱支撑,一遇洪水山体就会滑坡。人体也一样,要靠骨骼来支撑。一个人的骨不好,代表了先天不好,因为肾主骨,主人的先天。以头为例,头为天,头骨要圆;尖、扁,就不合乎规格。前阳骨、顶阳骨、后阳骨(枕骨)各两块,六块头骨要圆,要撑起来,不怕凸起,不怕鼓包多,俗话说:“面上无善痣,头上无恶骨”。一个人禀赋的好坏,一看头颅就全有了。


    曾国藩作过一部书叫《冰鉴》,是他一生鉴识人才的经验总结。曾国藩鉴人,看一眼就够了,这个人能干什么,不擅长什么,都八九不离十。他挑选湘勇的三条标准是“黄长昂”:黄就是面色要黄,不脱农人质朴的本色;手脚要长,手长有力,兵器握得紧,脚长跑的快;精神斗志要昂扬,这样的队伍打不散。所以曾国藩的湘军能打败太平军。


    他识拔贤将,为国家挑人首先看有没有贵骨,没有贵骨的免谈。所谓的贵骨就是头上的九块骨头:颧骨、驿马骨、山林骨、日月角、将军骨、伏犀骨、龙角骨、巨鳌骨、龙宫骨。也有将顶骨、枕骨、项骨、天庭、佐串、太阳、眉骨、鼻骨、颧骨称为九贵骨的。太阳骨在太阳穴的上面,主先天充足;太阳骨塌下去,主先天不足。眉骨高耸的人执拗,眉骨塌陷的奸邪。



    部位是相学中对颜面各部的定位和命名,以推论流年。人的面部从上至下,对应天地人三才,分十三个部位,每一部位又横列十个小部位,以细推流年。十三部位是面部最重要的部位,其名称、意义与代表的流年必须熟记。这十三部位是:天中、天庭、司空、中正、印堂、山根、年上、寿上、准头、人中、水星、承浆、地阁。


    为什么不用“部位”而用“步位”呢?“步”有步进、递转的意思,每个部位主不同的年龄段,基本上是三年三年下推的。天中主十六岁,天庭十九岁,司空二十二岁,中正二十五岁,印堂二十八岁,二十九岁上眉毛了,到三十岁上眼睛,然后是山根四十一,一直到地阁七十一岁。


    水星就是口,主六十岁,有口德、有口贼。犯口业的叫口贼,果报分野就在水星上,六十岁见分晓。六十岁走水运,水要克火,没有口德的人,水不能克火,会得脑中风的。每一个部位向外展开,左右各十个小部位,十三部位乘以十,一共是一百三十个部位。骨格随着人的心地善恶在变化,只是这个变化过程很慢,等你察觉的时候可能灾祸就要临头了。


    骨格与部位要匀称、协调,相辅相成,不可以一峰突起。有的人两个颧骨凸起,旁边没有相呼应的部位就不好。一般来说,骨象金石,欲峻不欲横,欲圆不欲粗。瘦不欲露骨,肥不欲露肉。骨与肉相称,气与血相应,方为佳相。骨耸者夭,骨横者凶,骨轻者贫贱,骨露者愚俗,骨寒者穷薄,骨孤者无亲,骨圆者有福。部位应与骨格配合,不能凹陷干瘪,否则与此部位对应的骨就孤立无助,此为凶相,所对应的流年不利。


    后半句的“血气精神”主要说的是气色。血气是人体的物质能量,是人的生命力的象征。神色则是精血气的外在征象,是物质能量的外显。见色知气,辨气色就能知命。“大者主一生祸福,小者亦三月吉凶”。


    气有先天气与后天气,色也就有先天色与后天色。先天之气为禀赋之气,是人先天的五行属性。先天之色叫做主色,也就是五行的本色。先天气色很难改变,而后天的气色则每时每秒都在变化。故此说:“气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有终身之气色,有一年之气色,有一月一日之气色”。五行的本色是先天气色,而五行运程的顺逆,要看后天的气色。气色开的为阳五行,气色不开的为阴五行。一般来说,青色主忧惊疾厄,白色主哭泣丧亡,为气色中的大忌。青在眼下,白在眉端都是病态。其中白绕眼眶、黑气在额、两颊点赤,地阁浓赤,为相学中最忌讳的四大恶色。一主丧乱,二主参革,三主牢狱,四主凶亡。四者见一即为凶机,主有祸事,要格外小心,赶快迁恶向善。


    67、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

    这最后的两句话是总结论,是《心相篇》全文的“眼”。我们在开篇时谈过,这篇文章实际上只有一头一尾四句话。前面两句是全篇的总纲,结尾两句是全篇的总结论,也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何才能增福增寿?得“知其善而守之”;如何才能祸转为福?得“知其恶而弗为”。这样,有福之人可以锦上添花,好上加好;有祸之人可以祸转为福,趋吉避凶,改造命运的理想就真正实现了。


    人的善业恶业,唯心所造;福报祸报,惟人自召。佛经有言:“欲知前世因(业因),今生受者是(果报);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可知我们时时处处在受果报,时时处处又在种业因。只有从因地上改,才能转变定果,而转变的关键就在于“心”。由于“心能转业”,所以本文的总结论,还是落实到“心地因果”之上。有心地因果,才有现实中的“吉凶祸福”,才有人的享受与报应。果报通三世,绝对不是死了就完了,那是掩耳盗铃。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中心思想就是教我们如何转因果。佛法有五乘因果,首先是人天乘,然后是声闻、缘觉、菩萨,最后才是佛。人天道是基础,而人道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人都没有做好,譬如盖楼房不要底层,那不是空中楼阁吗?与其浪费时间、盲修瞎炼,还不如踏踏实实学习做人,这也是孔子为什么罕言天道的原因。人道尽,天道返。做人做圆满了,天道自然而然就能成就,人做好了,佛道就成功一半了。


    有人来问我,每天念一百遍《金刚萨埵百字明》是不是就可以消业障了?念《百字明》当然好了,念就比不念强。但是你要反躬自问,你的怒恨怨恼烦去掉了多少?如果还和以前一样,没有用啊!相反,即使你什么都不念,但真的能够“知其善而守之”、“知其恶而不为”,你的烦恼一定会逐渐减少,那才是业障真的消除了。林则徐讲过“十无益”(十种自欺欺人的事),我们都应该好好看一看。



    心地因果是祸福寿夭的根本所在,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深信因果,都能知其善而守,知其恶而不为。果能如此,我人幸甚、民族幸甚、世界亦幸甚。

Rank: 20Rank: 20

帖子
6013 
经验值
33738  
注册时间
2006-3-3 
BB生日
0000-06-00
26、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这两句话的意思:喜欢自夸己善的人,功名上很难再有进步;专门挑剔别人、说长论短的,最容易伤害自己的性命。


    有一种人很傲慢,看人都邪着眼。这种人伤人缘,功名和仕途都不会得意。才智不得抒展就越发怨天尤人,怨老天不公平;一旦得意又不知道夹着尾巴做人,自认为早该如此,所以一辈子走霉运。另有一种人,专门自赞毁他,处处抬高自己诋毁他人。这种人若读书,功名仕途就有限,很难有所成就,因为“满招损”是天理。再加上喜欢谈论别人的缺点,专门挑剔人,就足以伤害自己的身心性命。


    生活之中,这样的例证屡见不鲜。皇室的嫔妃之间、百姓妯娌之间,这样的人很多,结果不是生灾长病、破家亡身,就是祸及子孙。因此《感应篇》上才告诫我们要“不彰人短,不衒己长”。这样才能培德养福,保住自己的福报。增加福报还谈不上,能保住不折福、不伤福就已经不错了。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益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道人之善”就是多讲别人的好处、优点。“遏恶扬善”是《感应篇》中的话,过去的读书人要考功名,首先就要隐恶扬善。朋友有错误,要关起门来劝,在外面总要替别人遮羞盖丑。“规劝于隐处”,是道德,是做人的厚道。否则就有失口德,既折损自己的福报,又与他人结下恶缘。宋代的名宰相王曾就能做到“扬善公庭,规过私室”,这是为政者必须的修养。一个成功的人物,各有自己的一套修养,但总能包括孔子说的这三条。



    我们却往往是“乐摘人非”,而且乐此不疲。我的一个朋友在国家机关部委工作,她的一个同事,就喜欢在背后指责、攻击别人。


    有一段时间,我这个朋友因为工作忙,下班以后还要加班。但有几次,司长都突然推门而进,看一下又离开了,她感觉很奇怪。有人告诉她说,就是那个同事在司长面前攻击她,说她下班以后用公家的长途电话谈生意。


   不久前,这个“乐摘人非”的人,修理自家窗子的遮光阳篷,一下子从十八层楼上坠地而亡。应验了此处的这句话:“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27、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功归人而过归己,侭堪救患扶灾。


    指责别人不留情面,批评自己轻描淡写。这是属手电筒的——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再严重一点就是“功劳归于自己,错误推给他人”。这种人既不能与之相交,更不能共谋同事,因为他极端自私、不负责任。真正值得信赖的,是有担当、负责任的人,足以救民于水火的人,他们是厚人薄己、推功揽过的君子、丈夫。“侭堪”有足以、完全可以…的意思。


    古人说“众恶必察易,自恶必察难”。宽人责己是德,推功揽过有功。将功劳归于他人,自己承担责任,这种担当非有大愿力、大福德、大智慧,是很难实现完成的。


    世间人修行要做两件事:一要积功累德,二要开启智慧,福慧双圆,佛法上称为“两足尊”。要想修福慧,先要消业障(清理已有的障碍),最快的方法就是修忍辱。福气福气,福多大,气多大。受不了气,就享不了福。忍辱可以消业积福,担众人的过、忍受大侮辱,就能消大业、积大福。老子说“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王”。一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大,他的价值也就越大,所以能够承担起国家的责任,这个人才配做天下之王。

    28、处家孝悌无亏,簪缨奕世;与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处家孝悌无亏的,世代福禄不尽;与世人患难与共的,永远受人敬仰。


    簪缨: 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借以指高官显宦。奕世:累世、世世代代的意思。血食:杀牲取血以祭神, 是古代祭祀之礼(吉礼)的一种。


    “孝悌”是东方文化(做人)的根本,是以伦常为本位,西方文化是以个人为本位。以东方文化的观点,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共同体形式,绝对孤立的人是不存在的,因此中国文化强调“五伦”(五种伦常关系)。五伦即: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君臣,五种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父道为慈,子道为孝,兄弟之道叫做悌。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孝”字,千经万论都是这个字的发挥,都是对这个字的解释而已。懂了孝就算“明道”,遵照孝之理去做就是“行道”,所以说“百善孝为先”。


    将孝敬父母的仁爱之心向外展开,第一层就是兄弟之道。兄弟之间互相关爱、互相照顾,叫做悌(心中有弟也)。懂了孝其他四伦的关系就自然都懂了,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忠臣必出于孝子”的道理。


    “与世吉凶同患”的人,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将天下事为己任,明知不可而为之。孔子、孟子都是这样的人,凭他们的学问和修养,独善其身,做个活神仙还不容易吗?但他们硬是要挑起传承中国文化的重任,明知不可而为之,竭尽自己的力量,为万世开太平。


    以世俗功利的看法,孔子、孟子都没有成功。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仁德的思想,结果到处受瘪,还被困在陈蔡饿肚子。孟子在列强争霸的战国时代,还坚持为人伦正义、道德政治,奔走呼号,始终不渝。他们是不识时务的腐儒吗? 变通一下,不就名利双收了吗?非不能也,实不为也。明知道挽救不了这个时代,还是尽自己的力量为后世立法,以期来者。这就是圣人,是万世师表,永受后人尊敬,享血食千年。


    29、曲意周全知有后;任情激搏必凶亡。


    自己吃亏受气,曲意周全他人的,后代一定好;死硬顽固,任性而为的,必定凶亡。


    能忍辱、能受气,肯吃亏,同时还能找别人好处,委屈自己,成全他人。这样的人,必有厚福,且有好子孙。因为人欺人,天不欺人;人道吃的亏,天道必给你补回来。这是天理,否则物质不灭的定律就不存在了。有多少古人为了保住忠良的后代,自己委曲求全,甚至赔上性命,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像唐朝的中兴名将郭子仪,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包括安史之乱在内的几次大乱,都是郭子仪平定下来的。他不计较个人得失,曲意周全,维系国家安危二十余年,连对手都很尊重他,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


    有一次,他领兵在外抵御吐蕃,朝中奸臣鱼朝恩却派人掘了郭子仪的祖坟。他得胜还朝后,众大臣惶恐、代宗皇帝无颜面对,大家以为郭子仪会大闹一场。哪知他伏地大哭,奏道:“臣将兵日久,不能禁阻军士们残人之墓。今日他人发先臣之墓,此乃天谴,不是不患”。最后,连鱼朝恩都被感动了,流着眼泪说“非公长者,得无见疑”。


    唐代将军能富贵寿考的,只有郭子仪一个人。他有八子七婿,都是朝廷重臣。孙子有数十人之多,以致孙子来问安,他因无法分辨,只能颔首点头。

    相反,固执己见,不听劝诫;任性而为,顽固到底的人必定遭遇凶灾而亡,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如三国时的吕布,从不听人劝谏,最后死在白门楼;大意失荆州的关羽,刚愎自用,傲慢固执,最终送了性命。


    《论语》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自己绝对注意四种行为:不自以为是,不搞想当然,不固执己见,不自我膨胀。多听听圣人的话,很多后悔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30、易变脸,薄福之人奚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这句话,与前面第五条“转眼无情,贫寒夭促;时谈念旧,富贵期颐”的意思相近。不同的是,此处点出了“贫寒夭促”的原因,是“薄福之人”。易变脸的人冷酷、自私,只想索取不愿付出,结果是一切好运都会远离他。这种薄福之人,其实挺可怜的,何必再与之计较呢?真能像松柏一样耐久,像大海一样有容,那才是值得信任、可以依靠的人。


    历史上有一段娄师德的故事。狄、娄二人同朝为相,但是狄仁杰看不起娄师德,一直排斥他。武则天看了不公,有一天就问狄仁杰:我重用你,你知道原因吗?狄仁杰自信地回答说:“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我是因为文章与品行好才受到重用,不是靠别人爬上来的。武则天说:你错了,我以前并不了解你。你有今天,全仗娄师德的推荐。跟着就命侍从拿来文件箱,取出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狄仁杰出来以后说:惭愧啊!没想到娄大人一直宽容我。
娄师德也是进士出身,他为人忠厚、心胸宽广,从不与人计较。


    还有一次,娄师德与宰相李昭德一同入朝,由于身体肥胖走得慢,李昭德总等他不到,就怒骂他“田舍夫”(乡巴佬)!以示对其长期军垦屯田的轻侮。


    娄师德听了也不生气,笑着回答:我不是田舍夫,谁当为之!正因为娄师德为人宽厚,才使得他在酷吏横行、罗织罪名的时代能够全身免祸,长期出将入相而没有受到政治打击,这在同时代的将相之中是少有的。

    31、好与人争,滋培浅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积厚而事业能伸。

    争功抢利、好胜逞强的人,虽能风光一时,却很难风光一世。因为他既肤浅,又失道寡助。有些人自以为聪明,自恃其能,事事逞强,这会造成两个恶果:


    第一,老子说“揣而锐之,不可常保”。你不可能永远保持这种强势壮态,一旦后劲不济,就会墙倒人推。第二,一个团体的领导,十之八九都不会容忍下属在智力上超过自己。如果你在团体中与人争聪明,自然是“滋培浅而前程有限”了。


    真正成大事的人,如“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一定是胸怀大志,深藏不露。既善于韬光养晦,避免受到伤害,又善于等待时机,厚积薄发。这是“蓄积厚而事业能伸”的道理。


    《荀子·宥坐》中讲了一个“孔子观欹器”的故事。孔子到祭祀鲁桓公的庙里去参观,见到一种盛水的欹器(无水时歪向一边)。孔子便问那是什么器具。守庙的人说“这是君王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的器物。”孔子说:“我听说这种器具空着的时候歪向一边,盛水适度时就端正,灌得太满就翻倒了。正所谓: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弟子们于是向欹器里灌水,结果真的像老师所说的那样。孔子因此感叹:“哪里会有自满而不翻倒的道理呢?”



    32、少年飞扬浮动,颜子之限难过;壮岁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少年人飞扬浮动的,往往都寿不过三十岁;壮年人还鲁莽行事的,四十岁上必有大难。


   “颜子之限”是形容一个人英才早夭,因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死时只有三十二岁。


    此外,人至四十岁为不惑之期。因为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过“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壮岁”即壮年壮年时期,古代男子三十岁进入壮年。《礼记·曲礼》上说“三十曰壮”。现代人三十五至四十岁开始步入壮年,六十岁进入老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最新的年龄分段为: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将人体的衰老期推迟了十年,这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有积极影响。


    颜回在孔门弟子中,最足以传孔子的学问,但因为太过用功又营养不良,经常饿肚子,所以32岁就死了。孔子非常伤心,很难得有颜回这样可以传道的人。


    史料中记载,孔子有一次与学生们一起在鲁国的东门城上,观看泰山的景色。孔子突然问学生,远处是什么东西?学生中有目力好的回答说,好像有一条白链很快就过去了。颜回说:那是一个穿白衣、骑白马的人飞驰而过。颜回的视力太好,所谓“察见渊鱼者不祥”,不是好兆头。


   少有才华应该涵养栽培,潜龙勿用才是,如若飞扬浮动,矜而自骄是自取毁灭之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就是一例。


    王勃(649—676),山西龙门人。少有才华,六岁就会作文章,构思无滞,词情豪迈。沛王李贤爱惜他的才华,召为沛府修撰,所以王勃还不到二十岁就任朝散郎、沛王府修撰之职,甚被爱重。当时诸王贵戚之间盛行斗鸡,王勃就作了一篇《檄英王鸡》的嬉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曾一度任虢州参军,又因性情高傲,得罪同僚而被革职。他父亲也因他被贬为交趾令。


    唐高宗上元六年(675年),王勃赴交趾省亲,途中经过洪州(江西南昌),巧遇都督阎氏在重阳节于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应邀参加,写下了千古名作《滕王阁序》。王勃继续赶路去探望父亲,在渡海时不幸溺水而死,年仅二十八岁。


    近十年以来,年轻人得心肌梗塞以至“猝死”的病例越来越多。在一些大医院里,45岁以内得“心梗”的病例由以前的个位数上升到了十位数,发生脑溢血的中年白领(如企业家、律师等)则比老年人还要多。这种病人多为工作狂,给自己无穷的压力。每周工作时间达70小时以上,工作之外则是无休止的应酬,其中又兼有吸烟、酗酒的不良习性,加上运动太少,以车代步,就势必引发脑溢血及“猝死”之类的悲剧。


    40~50岁年龄段的男人,被形容为“四期”:事业在爬坡期,身体在下坡期,老婆在更年期,儿女在青春期。此时的社会、家庭责任和心理压力都最大,做事一定要“悠着点”。如果一味地“冒昧昏迷”,不惑之期就要出事了。


   33、喜怒不择轻重,一事无成;笑骂不审是非,知交断绝。


    有一种人是“喜怒不择轻重”,也就是感情用事,喜怒无常,讲话没有分寸,从不管他人能否接受得了。这种人往往智商高、能力强,但情商低,人缘差。因为缺乏团队精神,没有办法与人合作,结果多是“一事无成”。


    还有一种人“笑骂不审是非”,也就是喜欢“拿人开涮”,净讲些幸灾乐祸的玩笑话,让人下不来台。这种人多有才情,智商很高,但恃才傲物,宅心不厚,讲话尖酸刻薄,常常得罪人,所以朋友很少,知交断绝。


    幽默不能过火,开玩笑要分场合,要适可而止。上面说的两种人因为不懂五伦中友道“义”字的含义,孤寡薄福,恃才傲物,不修口德。“一事无成,知交断绝”还是好的,严重一点的连命都要赔进去。三国时期的杨修大概就属于这样的人。


    杨修在曹操手下任主簿,很受重用,但这个人爱耍小聪明,且不审是非,不择轻重。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奶酥点心,曹操尝了一块觉得不错,就把盒子盖好,并在盒盖上写了“一盒酥”三个字。杨修见状,就把盒子打开,把点心分给大家吃了。曹操问他是怎么回事,杨修说,盖子上不是写着“一人一口酥”吗?


    曹操并不在意这些小事,但杨修掺合曹操选子立嗣的大事,就引来了杀身之祸。夏侯渊命丧定军山,引发曹刘汉中大战。曹操因战事不利,准备撤兵又怕被人耻笑,犹豫不决。晚餐时曹操正在喝鸡汤,中军官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随后说出“鸡肋”二字。杨修听到以后,叫随从军士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有人不解,杨修解释说: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我军久驻无益,不如早归。曹操一听大怒,以惑乱军心为名,杀了杨修。


    34、济急拯危,亦有时乎贫乏,福自天来;解纷排难,恐亦涉乎囹圄,神必佑之。


    救人于危难之中的人,有时也遭遇贫困,自有天加福给他;为人分忧解难的人,有时也有牢狱之灾,自有神来保佑。


    “囹圄”是周代对监狱的称谓,《幼学琼林》里就有“囹圄是周狱,羑里是商牢”的句子。其实秦朝也称监狱为囹圄。


    好人没好报,行善不得善果,这是世人最不理解的事实,加之唯物主义的曲解,使社会大众对善恶因果持怀疑或否定态度。因果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宇宙间的基本规律,其中的条件与转化形式很复杂,远非我们的智力能够理解,所以只能简单地以三世因果为例证予以说明。


    这个世界中有六道轮回,因果关系岂止六世?那是无量世,佛说“不可说,不可说”。做善事反得恶报的道理,简单说来,大概有二个:一是以前造的恶因,重罪轻报,就此一笔勾销了。否则,这个业果要严重得多。正如佛在《金刚经》中说的,受持佛法反而受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看起来吃亏,实际上占了大便宜。二是现在做的善事还不够现报善果的数量,要积累到一定程度,果才能成熟。三就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表面在做善事,其实有的在沽名钓誉,有的是良心发现,在那里赎罪。凡此种种,绝对不是我们肉眼能观察明白的。


    至于助人为乐的人,反而遭了牢狱之灾,也是同理。不过,有时天要降大任于斯人,也要先有一番磨练,例如王凤仪善人救杨柏就是一个例子。


    杨柏(字荫轩)也是个善人,为人忠厚,专做善事。他施衣舍粮,救济贫民,又宣讲善书,化俗成美。但不知为了何事,竟被官府捕去下了大狱。王凤仪一个心思要救杨柏,夜里赶去县城,走在路上,忽于黑夜见到太阳,悟了道。同时知道了,杨柏的官司是上天考验他的信心,他该有六个月的牢狱之灾。以后查明是诬告,杨柏被当堂释放。出狱后,他做善更积极,到处宣讲善书。


    35、饿死岂在纹描,抛衣撒饭;瘟亡不由运数,骂地咒天。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被饿死的人仅仅因为螣蛇纹入口了吗?纹描只是标识,原因是这些人不知惜福,糟踏五谷,浪费资源,福尽而死。得瘟疫而亡的人是因为运数不好吗?运数只是说法,原因是这些人自己造孽还咒地骂天。


    “纹描”是法令纹入口,在相学上叫做“螣蛇纹见”。现此纹者,无论富贵贫贱均主饿死。汉朝的邓通有此纹,相士许负断他会饿死。汉文帝不信,特将四川一铜山赐给邓通,许他私自铸钱。景帝时,邓通被罢官抄家,最后因穷困而死。临床上的食道癌病人多有此纹。


    人一生吃穿多少是有定数的,除了你不断地再修福德,否则坐吃山空,资源用尽了就没有了。看过《了凡四训》就明白这个道理。孔先生曾用铁板神数算出袁了凡“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廪生升到贡生)。他食米七十余石时,就被屠宗师(教育厅长)批准补贡了。他以为孔先生失算了,哪知道没几天就被刷下来,继续当廪生。到正式出贡时一算,前后食廪米正好九十一石五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的终须有,命里无的争不来。不但争不来。本来有的也被你折福丢掉了,所以说“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为小人”。拼命争了半天还是自己命里有的,冤不冤呢?要想求财富就要种财富的因,这就是德,“德建名立”。不布施、不种福德这棵摇钱树,如何能够发财呢?


    《三世因果经》中说:“今生饿死为何因,前世糟踏五谷人”。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物资丰富,人们造恶业的机会也大大增多了。仅糟踏五谷、奢侈浪费一项,就不知道要折损多少人的福报。宋朝奸相蔡京,食用奢靡,常以芝麻喂鸡,绿豆饲牛羊。他的幕僚翟谦也学着享受,为吃一碗鸭舌汤,就不知要糟蹋多少鸭子的性命。以后蔡京遭贬,翟谦亦被抄没家产,行乞中被饿死了。张廷玉说雍正:“上进膳,承命侍食,见上于饭颗并屑,未尝废置纤毫。”饭粒掉在桌上,雍正皇帝都要捡起吃掉。


    我这次回大陆讲课,有几个当年富得不得了的人来听讲。想当年他们都是吃尽穿绝,一呼百诺的人,现在却混得连饭都快吃不上了。这还算好的,你赶快修福布施还能转命运,再严重一点的就要挨饿。到命里的福报一点都没有了,神仙也救不了你。得食管癌的人不都是穷人吧!眼看着丰盛的食物,心中饿得冒火,但食道被塞住,咽不下去。即使做手术捅开了,也是一进食就呕吐,而且是喷射状呕吐。我亲眼见到几个老年朋友都是这样死的,死时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有钱又有什么用?


    “瘟亡”指因瘟疫等暴病而死,包括现代的急性传染病及各种怪病。古时称为“天灾”,天降之灾。天有好生之德,哪里会有天灾?还不统统都是人祸招感而来的。大陆最近有几次怪病瘟疫,象前年的萨斯,今年四川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还不都是杀生引来的果报。有些人要钱不要命,挣不到钱就咒天骂地,说上天不公。存心骗人的还每每对天发誓,亵渎神明,这比咒天骂地还要严重,所招感的果报必是奇祸,瘟亡还算给你留个全尸呢。


    《太上感应篇》中说:天地有司过之神,人的头上有三台北斗,人身中有三尸神,家中有灶神,都在记录人的罪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犯过轻的夺一算(百日为算),严重的夺一纪(十二年为纪),算尽则死,所以人都是自己折自己的寿。


    天地每时每刻都在监察着我们的起心动念,愚人以为有秘密,哪里可以逃得过天地的监察?一举一动都不敢得罪天地神明,哪里还敢咒天骂地呢?怨天尤人、呵风骂雨,唾流星、指虹霓、辄指散光、久视日月、对北恶骂都是不允许的,否则死有余辜,还会殃及子孙。


    佛法中有忏法(水忏、大悲忏等)可化解医药治不了的业障病,但总要人真心发愿、忏悔,才能除障消灾。人是天地所生,不知法天地而行,反而骂地咒天,下场就惨了。这叫作“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能活”。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有感“ 一女友说男友很爱自己,却漠视家人 ”特奉上相学宝典:心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