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1961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经验分享】此方子一出,痛经去无踪

  [复制链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帖子
121 
经验值
1108  
注册时间
2011-10-10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21:01 |显示全部帖子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有痛经史的妹子看过来,认真听我说。今天忙中偷闲上来分享给大家,看后不防试试,有效果的话上来报告下~

讲方子之前先交待下本人的情况,本人有十多年痛经史,每次来月经就像要死掉一样,必须卧床躺足一整天,痛到什么程度呢,如果别人问我生孩子痛不痛,我会说还好吧跟痛经差不多~

生娃后情况稍微有好转,感觉没以前那么痛,但每次来月经的第一或第二天,还是会腰酸背痛,浑身不得劲,好像被勾去三魂七魄,吃过很多药均不见好。本来以为痛经会伴随我一辈子了,直到遇到娃娃同学仔的妈妈,梅州人,听了我的痛经史跟我说她跟我一样一直有痛经问题,前不久她说她们家乡有个方子,照着方子弄来吃,感觉都倍好,于是连同材料和方子一同介绍给我,我试吃了三个月,感觉一个月比一个月效果好,到本月居然元气全在,帮邻居搬家也毫无疲感,所以感觉到是个好方子,又简单容易,特拿来介绍给大家:

【吃法】月经完后吃,每月吃一次。
【材料】干艾叶,黄酒,鸡蛋,红糖。
【做法】1,干艾叶跺碎,加鸡蛋(我一般加两只,多了吃不完)搅拌。2,下锅煎,等煎均后下黄酒,(我一般是半杯量)3,然后加一碗水和少许红糖一起煮(不加水煮干艾叶煎不熟,硬,吃不动),等水干后起锅吃就行了。等下次月经来就会感觉身体要好多了。

干艾叶图片


来自[广州妈妈Android版]

点评

ZS-仙姑  请问用多少艾叶,大约煮多少时间?  发表于 2017-2-6 15:01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帖子
121 
经验值
1108  
注册时间
2011-10-10 
应该是寻常的艾叶吧,至于新鲜艾叶能否代替干艾叶,回头我问问她😊
来自[广州妈妈Android版]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帖子
121 
经验值
1108  
注册时间
2011-10-10 
今天又问了另一家梅州人,原来这方子在她们那不算秘密,她们平常也吃,并提出如果能搞到艾叶根煮汤更好。

还说这个方子用鲜艾叶最好,取最嫩的心就行,菜市场就有卖。也可以加些姜,黄酒爱喝的多加点,不爱喝的加点开水煮,稀释一下味道。

关于黄酒,我只知道梅州人都会弄,也最正宗,或许可以留意下附近哪里有梅州特产的店,一般都应该有卖的。黄酒坐月子时吃是非常好的,我以为大家都知道这个好东西呢。

我实在是被痛经折磨怕了,是吃了它有了改善的,所以拿来分享给大家(●—●)
来自[广州妈妈Android版]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帖子
121 
经验值
1108  
注册时间
2011-10-10 


   
回复 seasonli 的帖子


艾(整棵)最好选用端午前后的,客家人都有端午拨艾晒的习惯,老人通常说只有那个时节的艾晒干后煲出来的汤 ...


哇哇~好详细👏👏👏
来自[广州妈妈Android版]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帖子
121 
经验值
1108  
注册时间
2011-10-10 


   
回复 钟桂珍 的帖子
请问楼主要煮到水干了吃艾叶吗?


是啊~煮到干,吃艾叶煎鸡蛋。
来自[广州妈妈Android版]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帖子
121 
经验值
1108  
注册时间
2011-10-10 


   
回复 白鹤D 的帖子
回复 eggyang 的帖子

煮到水干?


嗯……是的啊,让黄酒和水渗到鸡蛋和艾草里。
来自[广州妈妈Android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此方子一出,痛经去无踪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